斯柯達,謀變
時間:2020-03-30 / 分類:【斯柯達新聞 】 / 作者:斯柯達 / 瀏覽次數:121
導讀:在中國,斯柯達一直擺脫不了“低配版大眾”的陰影,即使在SUV戰略指導下連推4款新車,反響也不甚強烈,未來的路該怎么走?斯柯達愿意傾聽更多的聲音。這對上汽集團而言,同樣具有現實意義。
去年,斯柯達贊助了一檔綜藝節目——《最美公路》,其中有一期取景地在大理,那個滿是“風花雪月”的地界。今年,斯柯達帶領旗下現有SUV車型,在那里組織了一場試駕會。試駕間隙,斯柯達就“斯柯達SUV家族表現”、“斯柯達SUV家族現有產品有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”等一系列問題,與媒體展開溝通討論。
在當下中國市場大背景下,斯柯達這次的自我審視,讓人看到了一個百年品牌在全球最大市場謀變的意向。雖然占到上汽集團總體銷量逾4%,但這仍然具有現實意義。
與大眾:是脫離?還是依靠?
斯柯達,一個隸屬于德系但是誕生于捷克的品牌。
作為一個比大眾品牌誕生更早、更有歷史積淀的品牌,斯柯達曾經也是王一般的存在。比如,1924年,斯柯達推出當時世界上最貴的汽車——高端豪華車型Hispano-Suiza,這款被稱為“比勞斯萊斯還貴”的汽車,采用6缸發動機,最高時速能達到140公里;1952年,捷克向中國贈送了斯柯達VOS防彈車,后來被當作朱德元帥的專車,紅旗轎車研發也曾經參考過VOS的這個設計。
后來由于各種原因,斯柯達被大眾汽車集團收購,成為其旗下子品牌。受差異化品牌定位的影響,斯柯達品牌的定位略低于大眾品牌,但因為平臺化技術的應用,斯柯達旗下多款產品均與大眾品牌產品共線生產,大眾一些新技術也會在斯柯達身上進行“試驗”。
然而,隨著越來越多的產品投放市場,斯柯達始終籠罩在“低配版大眾”的陰影之下,難以活出自己的精彩。對此,人們持兩種觀點:一是要將斯柯達與大眾作出明顯區分;二是“背靠大樹好乘涼”,斯柯達應更好地依附于大眾。
不過,汽車K線認為,斯柯達雖然屬于大眾旗下的子品牌,但是歷史文化、產品設計都有自己的調性、精髓和語言,它并不是誰的“附屬品”,如果能把屬于自己的故事講好,也不失為一種生存之道。
SUV戰略:是精耕?還是全覆蓋?
自2017年開始,上汽斯柯達啟動SUV戰略,陸續推出4款SUV車型,包括柯迪亞克、柯珞克、柯米克、以及柯迪亞克GT。接下來,還將推出柯米克GT。
對于斯柯達SUV戰略,人們提出了兩個相左的意見:一方認為應該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對A級SUV進行精耕;一方認為應該擴大覆蓋范圍,從而實現對全層級的SUV進行覆蓋。
除此之外,還有人提出,斯柯達旗下的SUV命名、定價、產品鋪設均存在問題。命名方面是因為柯家軍名字極度相像又不容易區分;定價則是因為產品之間存在重合;產品鋪設差異化不明顯。
汽車K線認為,上汽斯柯達旗下SUV產品雖然多,但缺少一款爆款車作為引領。無論是精耕還是全覆蓋,上汽斯柯達都需要一款“國民車”來鎮場子。這就像大眾品牌的途觀、本田的CR-V、日產的奇駿和豐田的RAV4。
性價比:是深耕?還是淡化?
作為二十出頭的“妙齡老阿姨”,依托工作緣故有幸摸過近百款車。嗯!細細數過。上汽斯柯達旗下產品是其中為數不多高性價比、好開的車型。在大理的試駕過程中,同車4人,真實好評率達到100%,而大家猶豫點在于價格與內飾做工。
有人說,買車本就是一個大坑,不跳這個坑,就跳那個坑,不過是看誰有本領讓我“心甘情愿/心悅誠服/心生向往之”地往下跳罷了。
斯柯達受大眾戰略部署的影響,定價略低于大眾,但更強調性價比。比如,同級別的斯柯達明銳和大眾速騰,明銳最低指導價11.99萬元,速騰最低指導價13.18萬元。相比之下,明銳便宜1萬多塊錢。
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,斯柯達擺脫不掉“性價比”的概念,可性價比到底是什么,反而很模糊,不能夠具像化體現。對此,是繼續凸顯“性價比”的概念?還是淡化“性價比”?
畢竟,斯柯達不缺少個性和品牌積淀,大眾也不缺乏技術。相反,它擁有很多有意思的點。比如,柯珞克的精致;柯迪亞克GT像“豹子”一樣的造型設計和立體式尾標;柯迪亞克EA888系列發動機;以及柯米克simply clever智慧解決方案等。不論是年輕化、品牌調性,還是品質、工藝方面,斯柯達還是有兩把刷子。
汽車K線認為,突出產品特色比一味強調“性價比”幾個字要有意思的多。畢竟背后站著的可是捷克百年品牌的造車歷史。
K線觀點:路怎么走,決定權在斯柯達自己手里。多聽一聽消費者的心聲與市場反饋的聲音,對于品牌的成長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的。比如本次暢所欲言的提問題、指缺點,斯柯達的工作人員都悉數記錄,這便是一種進步。